小额股票线下质押融资 科研项目与提案准备两手抓,这位“劳模”全国政协委员总是感叹“时间不够用”
采访时间到,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伍爱群拎着两个公文包,风尘仆仆地从上一个会议现场赶来。刚坐下,他就掏出厚厚一沓文件材料小额股票线下质押融资,在桌面上一字排开。
22份提案、20余份信息专报、上百次调研……过去一年,伍爱群交出了一张亮眼的履职答卷。即将第3次参加全国两会,他每天的日程紧凑,科研项目与提案准备两手抓。虽然忙得不可开交,伍爱群却乐此不疲:“每一次调研、每一份提案都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,这是政协委员光荣的使命与责任。”
脚踏实地做好调研
过去一年,伍爱群的感觉是“总是在路上”,他调研考察的足迹遍布北京、深圳、重庆等全国各地,“一份好的提案,离不开深度调研,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掌握真实情况。”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信息安全的专家,伍爱群立足自身专业优势,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瞄准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,实地调研、走访企业和科研机构,在网络安全创新关键技术、海上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开展了深入调研。他的公文包里总是装着大量的文件材料,一有机会就学习研究,连坐车的时间都不放过。“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,我也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,为履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”伍爱群说。
以低空经济为例,去年两会时,伍爱群提交了一份信息专报,方向是安全体系建设。去年上半年,聚焦低空产业发展,他再度带着课题组团队前往合肥、北京、深圳等地多次调研,走访了数家低空产业的科技公司。伍爱群发现,部分省市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生态,“虽然上海起步相对较晚,但只要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,相信上海很快能迎来低空经济的‘春天’”。
正是一次次脚踏实地的调研考察,让伍爱群掌握了大量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与第一手材料,也意识到了技术转化、知识产权保护、资金支持、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,一份份提案有了构思,落笔有了雏形。
精心打磨每份提案
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,最重要的就是参政议政、建言献策,反映社情民意。”去年两会上,伍爱群提交的《关于加快海上交通船舶通信VDES系统建设的提案》《关于加快推进我国“双碳”监测卫星技术产业应用的提案》等4份提案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。
今年两会,伍爱群延续一贯的风格,围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,分别准备了多份提案与信息专报,涉及科技创新、卫星通信、国家安全、金融创新、数字经济、城市治理等领域。伍爱群注意到,近年来,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多,如台风、暴雨、高温等,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构成了威胁,“这次两会,我也会围绕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工作进展与当前面临的堵点难点,提出可行的思路和举措。上海也应参考国际经验,结合自身特点,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。”
对于提案,伍爱群有些“完美主义”,总是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每份提案都反复打磨、精益求精,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,甚至到了“废寝忘食”的地步。他每天清晨6时起床,天还没亮就进入了工作状态,“挑灯夜战”是常态,直到凌晨才会入睡。即使每天都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,但伍爱群却不觉得辛苦:“时间不够用,我要再加把劲!”
“胸怀‘国之大者’,心系‘民之关切’”,这是伍爱群的履职信条,也是他矢志不渝的行动指南。
【记者手记】
去年采访伍爱群委员时,他给出了一份长长的提案名单,关注面之广、数量之多令人惊讶。每次两会,伍爱群委员总是“有备而来”,今年也不例外。每一份提案都历经翔实的调研考察、反复的推敲打磨,让人不禁感叹:“真是一位‘劳模’委员。”
除了全国政协委员,伍爱群还拥有很多头衔——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,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,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……采访时,他说,履职与日常工作总是交替进行,虽然每天都回家休息,但由于作息交错,总与家人见不到面。
精力充沛、执行力强,对于参政议政拥有满满的热情与期待。伍爱群委员身上的特质小额股票线下质押融资,也是无数全国政协委员的缩影——为国履职、为民尽责,义无反顾、一往无前。
下一篇:没有了